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标志着自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全面推广至全国。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等金融产品将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民众的长期养老需求,更与长期投资理念相契合,为中长期资金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类长钱齐发力,权益市场迎新机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优化投资者结构、减少市场波动、增强市场稳定性的关键策略。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社保、保险、银行理财等资金纷纷加大权益市场投资力度。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社保基金已成为563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之一,其中174家公司在三季度获得社保基金增持。同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财产险和人身险公司的股票投资运用余额均实现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506亿元和2.18万亿元。
方正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许旖珊指出,长端利率的持续下行使得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成为险资增厚投资收益的重要途径。政策的“组合拳”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更积极引导险资入市,增强了险资转向权益类资产的意愿。
展开剩余57%今年以来,保险公司频频举牌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基金等多元化方式布局权益市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战略部署。同时,银行理财机构也加大了权益投资力度,下半年权益类、混合类银行理财产品新发数量显著增长。
考核标准优化,长钱长投环境改善
用好考核“指挥棒”,打造长钱长投、长留的良好制度环境至关重要。今年,“长钱长投”支持政策频出,对中长期资金的考核标准逐渐放宽,增强了“长钱长留”的意愿和信心。
据悉,《理财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办法》即将出台,旨在引导理财公司提升投研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收益。同时,延长考核周期使得中长期资金更具耐心,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树立长期业绩导向。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继续支持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通过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指导保险公司优化考核机制、鼓励理财公司和信托公司加强权益投资能力等措施,积极培育耐心资本。
制度体系完善,长钱长投未来可期
市场人士认为,未来将进一步创设政策工具、优化考核标准和投资政策,以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建议,动态优化现有工具,调整优化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等政策工具,并研究储备更多支持资本市场的政策工具。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孙小系表示,目前社保基金对投资管理人的考核年限为三年一考核,但对理事会的考核仍为一年一次,存在优化空间。此外,部分专家建议推动银行理财与社保基金“联动”,将银行理财纳入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更好发挥理财在服务我国整体养老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通过持续完善制度、优化环境,大力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长钱长投长留,将更好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更持续、稳定的金融条件。
发布于:北京市